氧化鋯陶瓷具有熔點和沸點高、硬度大,500°以下為絕緣體,高溫下則具有導電性等優良性質,隨著時代的發展需要氧化鋯陶瓷也逐漸的被各行各業廣泛應用,以下跟大家介紹一下氧化鋯陶瓷的3大常見成型方式:
一、注漿成型
注漿成型是氧化鋯陶瓷使用較早的成型方法,注漿成型的成型過程包括物理脫水過程和化學凝聚過程,物理脫水通過多孔的石膏模的毛細作用排除漿料中的水分。 化學凝聚過程是因為在石膏模表面CaSO4 的溶解生成的Ca2+提高了漿料中的離子強度,造成漿料的絮凝。在物理脫水和化學凝聚的作用下。 陶瓷粉末顆粒在石膏模壁上沉積成型。注漿成型適合製備形狀複雜的大型陶瓷零件,但坯體質量,包括外形、密度、強度等都較差,工人勞動強度大且不適合自動化作業。
二、熱壓鑄成型
對於形狀複雜的產品,一般用熱壓鑄成型,熱壓鑄成型是在較高溫度下(60-100℃)使陶瓷粉體與粘結劑(石蠟)混合。 獲得熱壓鑄用的料漿,漿料在壓縮空氣的作用下注入金屬模具,保壓冷卻,脫模得到蠟坯,蠟坯在惰性粉料保護下脫蠟後得到素坯。素坯再經高溫燒結成瓷。熱壓鑄成型的生坯尺寸精準,內部結構均勻,模具磨損較小,生產效率高
三、等靜壓成型
等靜壓成型主要應用於形狀特殊且尺寸大的氧化鋯結構陶瓷。等靜壓成型的坯體由於各方向所受壓力均勻相等。 且壓力大,因此成型後的坯體密度高,均勻性好,燒成收縮小,不易變形、開裂、分層。此成型法可避免乾壓時易出現的分層,特別是成型較厚的氧化鋯製品,因此此成型方法是生產氧化鋯製品常用的方法。 但等靜壓成型後的坯體需要加工,因此會浪費一部分原料,同時坯體加工比較麻煩,且加工速度要求緩慢,生產效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