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磚出口居然跟「球」有關係?
先說說乒乓球這個梗吧,從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乒乓球外交」的故事說起。
1971年,中美兩國乒乓球隊友好往來,結束了中美兩國20多年來人員交往隔絕的局面,中美和解取得歷史性突破;
1972年2月21日,尼克森訪華,中美關係終於走向了正常化發展的道路;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為後來新中國的國際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今年是中美建交40週年,但兩國在經濟上卻產生了一些摩擦。下面,筆者整理了中美貿易戰的時間線和關鍵點,帶大家共同回顧一下:
2019年5月10日,美方將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
6月1日,中國對美部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正式實施;
6月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關於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
6月29日,中美元首同意重啟兩國經貿磋商…
8月15日,美宣布對自華進口的約3,000億美元商品加徵10%關稅,分兩批自2019年9月1日、12月15日起實施 ;
8月24日,美宣布將提高對約5,5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的稅率 。決定從10月1日起,對價值約2,5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25%的關稅上調至30%。
正所謂: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近日,從北美瓷磚協會公佈的2019年第一季美國陶瓷磚產業報告顯示,第一季美國從中國進口瓷磚量減少了29.7%。 這個數字著實驚人,要知道,美國可是一個瓷磚市場7成靠進口的國家。不過今天上午,人民日報傳來一則正面的消息:中美經貿雙方代表通話,約定10月初在華盛頓舉行第十三輪中美經貿高層諮詢。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何時休止,只能等著看結果吧。
美國人喜不喜歡打乒乓球我不知道,但是川普肯定不喜歡。
說完乒乓球的事,我們再說說籃球的事,這次的主角是菲律賓的總統杜特蒂。
杜特蒂總統上任後,中菲雙邊關係實現全面轉圜,持續鞏固深化,駛入提速升級的快車道,用9個字描述就是--經歷風雨後,又見彩虹。
2016年10月,菲律賓總統杜特蒂首次對華進行國事訪問;
2018年11月20日,習總書記抵達馬尼拉,開始對菲律賓進行國事訪問;
2019年8月29日,習總書記在釣魚台國賓館會見菲律賓總統杜特蒂。隨後,杜特蒂更是親自來到佛山觀看籃球世界盃。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到訪佛山
新華社廣東佛山9月1日電,國家副主席王岐山8月31日在佛山會見菲律賓總統杜特蒂。
近年來,在中菲領導人共同引領下,雙邊關係健康穩定發展,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卓有成效。杜特蒂此次訪華,中菲關係再掀新篇章;中方願不斷加強雙方經貿、基礎建設等領域合作與執法、反貪腐經驗交流。
杜特蒂表示,此次訪華取得豐碩成果。中國改革開放與創新發展成就舉世矚目,菲方願持續擴大菲中經貿合作,促進兩國人員交流,學習借鏡中國治國理政經驗。恭喜中國成功舉辦籃球世界盃比賽。
這是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執政三年來的第五次訪華之旅,最近一次也距離上次僅是4個月。難道只是對「籃球」的熱愛這麼簡單?不,這恰恰是中菲交往「熱度」凸顯。
好了,再說回到我國的瓷磚出口。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瓷磚出口裡,廣東省一直佔非常高的比重,用2018年的兩個數據可以直接體現——建築陶瓷出口總量1033.5萬噸,佔全國的70.1%。目前國內市場競爭已進入下半場,開拓海外市場是大多數企業遙望的一片藍海,例如前段時間,金絲玉瑪瓷磚成立了國際戰略部,並組建一支精英隊伍進軍國際市場。
但是近年來,國外不斷發布反傾銷貿易措施、技術法規以及市場准入制度等,對我國的瓷磚出口產業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所以,跑到海外設廠、置換身分成為當地法人、取得原產地商標或相關證明等,無疑成為了規避這些問題的一大措施。於是越來越多的陶瓷企業,選擇走出去,在海外投入陶瓷工廠。
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去年4月份,廣東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正式與菲律賓Ayala集團簽訂合約,共同在菲律賓投資建廠,據了解,除了Ayala集團和新中源,科達潔能和能興控股也將參與這個計畫。
▲金意陶馬來西亞SINO生產線點火儀式
事實上,不只是菲律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被做出口的陶瓷企業列為重點對象。例如今年2月,金意陶集團與馬來西亞合成集團旗下的MML品牌簽訂合作協議, 8月份,金意陶馬來西亞合資公司-SINO生產線正式點火…
反觀今年以來華對美瓷磚出口的各種坎坷,這顆來自菲律賓的「籃球」似乎起到了一種鼓勵性的預示。畢竟所謂出口貿易的壁壘,一顆 「球」(政策)就能輕鬆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