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造訪美帝亞釣魚剪刀網站

磁磚材料商參展設計週,它連續兩年狂吸粉是因為...

發佈時間:2024-11-08點選:0

「設計師,一般眼光高,嘴巴毒,難相處!」--好像是材料商給的精準標籤。 尤其,2018年的廣州設計週之後,不少材料商對此標籤更是絕對認可。

2018年的廣州設計週,經歷了啥?我們回顧一下各界言論:「成了材料展」、「那一大批的瓷磚展館,儼然又一屆陶博會!」、「被這群建材商拉低了整個設計週的檔次和品味」......類似言論,自2018年的設計週之後,幾乎是一整年在業界流通,尤其是設計師那把不留情面的嘴,說的確實難聽了些——難怪材料商給設計師貼了那麼許多不友善的標籤,原來是互相的啊。

 

其實,就筆者觀察了解:最近幾年,廣州設計週在磁磚領域內的知名度持續攀升,而磁磚企業的參與度和熱情也在持續攀升。尤其,一批次所謂傳統品牌大軍的介入,為其註入了妥妥的建陶力量。

 

有個知名觀點筆者相當認可,大致意思是說:「你得從別人的批評甚至是敵人的抨擊中,尋找有價值的部分,並為我所用,才能快速成長。博覽會那一套展示方式,無疑顯得保守而缺乏創意,在設計師眼中,太low了。

 

事實上,筆者想說的是:既然設計師認為傳統品牌太LOW,那不就正是你有了發揮的餘地嗎?如果材料商都那麼潮那麼厲害,還要設計師幹嘛?

對於材料商與設計師之間的愛恨情仇,筆者不打算譁眾取寵,此次,筆者想說的是對比2018年,2019年的設計週上,不少瓷磚企業其實迎來了其在展示層面跨越式的提升與成長,確實值得一提。

 

「如若說2018年設計週上讓設計師記得住的瓷磚品牌展示,確實不多,印象深刻的就一個諾貝爾的話,那2019年則除了諾貝爾倒還有幾家不錯。如上珍貴訊息。

 

為何說珍貴?

 

首先,上述話說明建陶品牌的展示今年對比去年有進步;其次,設計師確有關注建陶品牌的參展,並對瓷磚品牌有了一些認知和印象。

 

-這,不就是我們一大波參展品牌希望獲得的設計師認可與關注嗎?

事實上,筆者更想探知的是:究竟,為何諾貝爾連續兩年都在設計週上代表了瓷磚品牌大放異彩,而它究竟有哪些值得我們磁磚品牌學習吸收的地方? 筆者想簡單聊聊。

 

作為一個華東品牌,諾貝爾似乎離產業媒體的距離,稍微遠了一點。然而,這並未阻止它品牌被整個行業所熟知。

 

筆者與上述設計師的印像差不多,無論是去年還是今年,諾貝爾在設計週上的展位的確相對於整個設計週的其他建陶材料參展品牌而言,比較出彩。

去年其展示的是對紡織文化的深入研究,採用解構主義理念,對中國傳統織物的肌理進行了重構,最終在瓷磚表面呈現出多種紋理和細節展現。可謂賦予了現代化建陶工藝以​​深厚的文化底蘊,且展示形式簡單卻出眾。清一色的純淨白,滌蕩了所有人浮躁的心靈。

 

今年,諾貝爾無論是在展示形式、色彩或內涵方向層面,都是對去年的持續延伸。仍是清淡的純淨白色調,依然是簡潔卻不簡單的展示方式,只是其展示的肌理,從織物元素跳躍到紙領域。

 

有人說:有些「花招」你玩一次,人家覺得耳目一新,可你再玩一次那效果得大打折扣吧?

可是,諾貝爾這種看似和去年大同小異的展示形式,反而再次獲得了相當的認可,持續為其品牌在設計週上吸收設計師粉絲,為何?

 

筆者也與不少在展會上遇見的業內外人士聊到這個問題,綜合歸納一眾意見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緣故。

 

第一,它們和設計師同頻,和設計同頻了。

 

諾貝爾展示特別精準定位設計週的展會,目標明確、定位清晰,專注於設計創意或理念展示,而非專注於實體產品。單這一點門檻,恐怕就能把不少品牌給攔在門外了。我們可以看到,諾貝爾的展示形式非常大膽,絲毫沒有傳統的瓷磚材料商展示的保守痕跡。較之一些傳統展示方式,下功夫做沒有任何想像空間的實體空間展示——洗手間、廚房、客廳等方式,而是非常簡單的區分幾個不同主題區的展示,且展示直抵其設計內涵與底蘊。

 

諾貝爾展示的是其紋理和產品設計的創意來源,展示的是其主題元素的理解和詮釋,甚至是天馬行空的純粹創意及靈感。他們用設計師可以讀懂和看到的語言(展示方式),將其產品的靈魂展示出來,換句話說:對於設計師而言,它們在講人話。



2019廣州設計週諾貝爾展館

 

筆者也曾在今年9月義大利的波隆那展會現場,參觀看並採訪過諾貝爾的展位,當時其展示反而沒有在設計週上的這種創意和空靈感。這就說明,其定位的精準性。 博諾尼亞展是材料展,而設計週是設計展,儘管是同一品牌參展,但展示方式及風格迥異。

 

第二,品牌調性及內蘊元素具有延續性。

 

就說同為設計週上的展,諾貝爾品牌的展示無論是風格還是調性,是形式還是內涵,2019年均是2018年展示的延伸與延續。 其風格統一、內涵延續,所打造的記憶點鮮明而具有延續性,如果你去年在設計週上遇見諾貝爾,那你今年再次遇見,你會發現很快認出來:他還是他,依舊儒雅清新,依舊脫俗得體,言談舉止和儀態氣質如故,只是思想卻更見深邃。

 

第三,內蘊漸長而深邃,相似卻又迭代升級。

 

心理學上說:「人類大腦最容易被熟悉事物身上體現的陌生感所吸引。」這不難理解,如果全然陌生,那人腦毫無認知的經驗和概念,自然難以喚起興奮;但如何全然熟悉,那人腦又會因為過度熟悉而厭棄,亦難喚起興奮;唯獨是:熟悉事物帶有了陌生感,才會最快被關注、被記住、被吸引。

 

譬如,你所熟悉的某位朋友,一段時間沒見,他忽然變得思想深邃、談吐升級,你可能就立即感覺眼前一亮了。

回過來看諾貝爾的展示,亦然。 其連續在設計週上幾乎格調相同的展示形式,首先喚起了觀展商及設計師的熟悉感,但是,它在展示的內容方面又較之你記憶中的紡織品肌理有所不同, 此次展示的是對宣紙肌理的研究,而對這種研究形式的解說又有所升級,自然就帶來新的體驗感。

 

第四,理順了:「企業的、民族的/國家的、世界的」三者關係。

 

在諾貝爾展廳,另一個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其將「企業的-國家的/民族的-世界的」三者從文化層面的概念進行了非常好的協同與統一。

 

一個企業和文化,若只有“企業”沒有“國家和民族”,則做不大也到不了“世界的”層面;只有“世界的、民族和國家的視角”,沒有企業的落地,則始終過於縹緲落不到實際,而只有充分具備並理順了幾者關係,才能更具吸引力、走的更長遠。

「用看世界的眼光來重新看待和發掘中國傳統內涵」、「用世界前沿的技術和工藝,來重新啟動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用最前沿的科技與最新潮的設計凝聚到產品上,帶到全世界」......這是12月6日的諾貝爾展位現場,一眾設計大咖們在現場對於諾貝爾「肌理與色彩」研究此計畫的詮釋。

 

而諾貝爾磁磚執行副總裁週國躍在談及設計時,亦曾表示:諾貝爾更希望藉用設計師們的眼光和力量,重新審視中華傳統文化的美,並採用先進生產技術,將這種底蘊無比豐沛的文化內涵,呈現在瓷磚產品上,再藉由瓷磚產品傳遞到世界各地去。

 

因為有民族和國家的文化底蘊,所以企業產品顯得厚重、企業有歸有屬,方能立於世界之大而不失其本,又因為有了企業和產品為載體,民族和國家的文化得以傳承不朽、得以落實行走世界而不虛無。

 

設計師都是玩文化的人,是玩概念和品味的人,他們對文化的理解自然高人一籌。 故此,品牌文化實質是其未來可以走多遠、飛多高、有多少延續的可能性,能夠在文化上雄厚、在底蘊上深沉,又能在產品上落地的品牌,自然具有十足吸引力,不是嗎?

 

標籤:

快速連結
廈門市美帝亞生物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廈門市美帝亞生物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地址:Room 406, No. 388 Qishan Road, Huli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聯絡我們
  • 電話:86-15396283716
  • 電子郵件:1617844001@qq.com

版權所有 © 2011 釣魚剪刀廠,釣剪刀製造商,釣魚剪刀公司,釣魚剪刀生產商,釣魚剪刀價格,釣魚剪刀電話,釣魚剪刀OEM middia 保留所有權利。XML map

頂部